ESG评级是ESG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与债券信用评级类似,ESG评级结果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
在查询当前市面上主要的ESG评级数据后,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注意到,不论是国际头部机构MSCI(明晟)还是Wind(万得)、IIGF(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财大绿金院)、商道融绿、妙盈科技等国内知名机构,它们的评级数据都是免费公开,这与债券信用评级的收费模式完全相反。
那么,ESG评级业务如何盈利?免费评级与收费咨询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协调?ESG评级业务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对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和采访。
业界一致认为,在ESG领域,ESG信息公开披露、ESG评级以及ESG投资,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三大组成部分。这三者之间有着一种由上游至下游的直接利益关联性,形成了一个连贯的产业链条。
甚至有观点认为,“企业践行ESG的目的,与获得高评级结果能划等号”。该观点虽然与ESG理念有很大的出入,但单从实用性上来看,也有一定合理性。因为相对于仔细查阅上市公司发布的ESG报告,投资机构通常更倾向于直接参考ESG评级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打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体验了目前市面上较为知名的ESG评级系统,如万得、中财大绿金院、商道融绿、妙盈科技、MSCI等,发现这些机构的ESG评级模块都是免费公开,只要输入想查询的企业名称,就会展示相应的ESG评级。
这些评级机构可以简单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万得为代表的数据公司;一类是商道融绿、中诚信等第三方资讯类公司;第三类是以中财大绿金院为代表的学术机构。他们的盈利模式存在一定差别。
万得ESG相关评级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万得ESG的商业模式和万得公司整体保持一致,就是面向市场提供标准化的ESG产品与底层数据,客户以金融机构为主,同时也覆盖了大量关注ESG的监督管理的机构、学术机构及上市公司。
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博士介绍,公司的评级本身不收费。一些本身不在评价范围内的公司,比如准备上市的非上市公司,或者是供应链客户有要求,主动寻求评级的非上市企业,则会收取费用。商道融绿主要是将产生的评级数据售卖给投资人,比如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高校老师也是客户群体,因为在学术研究中也会用到这些数据。
中财大绿金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表示,ESG评级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开发与ESG相关的金融理财产品,比如指数或者ETF基金,并从中取得授权费。“欧洲市场对ESG评级的重视程度较高,市场成熟度更高。”
据了解,中财大此前就与德意志交易所合作开发了STOXXIIGF中国A股ESG指数。这是全球第一条使用中国本土化特色指标体系,也是由中国IIGF数据编制的A股ESG指数。
“而国内的ESG投资市场尚在发展中,投资者更关注收益和风险,因此投资规模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限制了ESG评级的商业转化。”施懿宸补充称。
此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小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评级标准,它的合理性同样也要打个问号。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行业和公司,再加上每个国家的国情也不一样,面对这些形形的评价对象,很难用一个评级体系来全面评价。
这一观点也符合当下评级机构百花齐放的现状。不过值得深究的一个问题是,不同的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的评价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机构之间如何突出自身优势与特点形成市场竞争力?
万得ESG评级专家觉得,公司有别于其他机构的优势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客观中立:万得ESG的产品是使用者付费,不会面向受评公司收取任何ESG咨询业务相关联的费用,从避免利益冲突的角度保证了客观中立;二是数据驱动:一方面Wind ESG评级结果由量化模型自动计算得到,最大限度避免了人为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ESG并不是单一的孤岛,而是整个投资研究的一部分,结合公司其他的金融数据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投研解决方案;三是中国本土化,Wind ESG评级体系在评级原则与假设、议题选择、底层指标架构构建、文献及实证数据参考、分行业评估方法等方面,都根据中国长期资金市场的需求和中国上市公司特色实践,进行了中国本土化设计,使之更适用于中国企业。
在郭沛源看来,商道融绿评级体系的比较优势大多数表现在与国际评级机构的差异化。“也就是说,我们会更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的语境,特别是政策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语境,这往往不是单纯靠翻译就能解决的。”其次,是指标和权重设置上,商道融绿会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比如环境领域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污染防控问题。“欧美一般更重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给到污染防控的指标权重不会太高,否则在欧美上市公司中就会缺乏区分度;但在中国,倡导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增长,所以污染防控的指标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评级体系就会做出这样一些调整。”郭沛源说。
中财大绿金院更强调国际化。施懿宸表示,“ESG评级需要走出去,比如,我们是德意志交易所唯一合作的中国数据供应商,此前还获得上海英国商会颁发的中国ESG奖项等”。第二个方面的优势,则是学术研究能力。施懿宸介绍,IIGF的评级体系目前有些指标是从不少学术文章、文献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学术权威性。
各机构的优势和特点能帮助各自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壁垒,但从盈利角度来看,未必能在短期内见效。因此,ESG评级机构往往也提供评级咨询、评级提升、指数开发、ESG报告编制和鉴证等延伸服务。
万得ESG评级专家这样认为,作为ESG评级业务的扩展和延伸,ESG咨询业务可以说目前是变现最快且模式最为成熟的ESG业务场景。但是他指出,评级的同时又给企业做评级咨询和提升,其中会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万得非常坚持“使用者付费,不面向受评企业来提供ESG咨询服务”的立场。
施懿宸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如果同一家评级机构,既给企业做评级,又给企业做自身评级体系的提升,肯定会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如果机构做的是其他机构的评级提升,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矛盾和风险。”
据他介绍,中财大绿金院已帮助一些A股上市公司做了MSCI的评级提升——首先,中财大绿金院的评级体系会对E、S、G三个维度单独打分,在帮企业提升评级之前,会先对其进行诊断;接下来,再参考MSCI的体系,针对性地在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客户在MSCI或标普的评分提升了,本身对我们的评级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日前,A股三大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再加上北京、上海、苏州陆续发布关于城市的ESG行动计划。种种政策均指向未来ESG评级业务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正如上述三家机构受访人所述,ESG评级目前商业化还面临较大的困境。在这背后,又是哪些主要的挑战和掣肘影响了当前ESG评级业务发展?
万得ESG评级专家这样认为,目前ESG评级行业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首先是国内市场鱼龙混杂,评级机构数量多,利益冲突比较大。再加上一些机构非正常的经营模式,比如早期的左手评级右手咨询,扰乱了市场秩序;第二是数据的可靠性,因为评级的数据来源都是企业自主披露为主,如果数据不准确会影响评级结果;第三是企业做ESG的成本高,比如填写各个机构的问卷、加入各种ESG组织和协会,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和财务成本。”
施懿宸认为,最主要的挑战还是评级数据难以变现,这跟下游投资人对ESG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直接影响。“首先,ESG数据不能直接产生收益,它需要跟金融理财产品挂钩;其次,ESG投资是长期投资理念,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出价值,而往往投资人没这个耐心。这就导致ESG数据的价值难以被开发,用户的付费意识自然就不强。”
在郭沛源看来,目前,国内的评级行业还处于较早期的阶段,虽然评级机构数量众多,但是评级可用性、数据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规范。
Copyright @ 2020 www.jmzhongq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开运游戏网站官方网址_入口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1006319号-1